您好,欢迎来到巩义市兴嘉耐火材料有限公司网站!

网站地图| 产品中心|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13783666117

qq45631154兴嘉QQ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巩义市兴嘉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 公司新闻 > 正文

耐材工业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文章出处:兴嘉耐材浏览量:发表时间:17-03-22 14:07:23

● 随着技术进步, 耐材总需求量会逐年减少

  ● 中国耐材行业要“做大做强”,组建行业“航母集群”

  ● 大力发展更长寿、更节能、无污染、功能化的新型耐材

  耐火材料工业作为与钢铁工业唇齿相依的伙伴,近年来在钢铁工业高速发展的强劲拉动下,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我国作为耐材生产、消耗大国,应按照新型工业化要求,加速行业结构调整,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近日中国耐材协会会长陶若璋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着重强调了这一点。

  陶若璋指出,2003年,我国耐材行业克服煤、电、油、运紧张和原材料大幅涨价的不利因素,取得了生产、销售双赢。据对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971家耐材企业全年生产经营情况统计,我国耐材行业2003年主要呈现以下态势:

  -------市场需求旺盛,生产销售增长。

  全年实现耐材产量1477.4万吨,与上年同比增长31.39%;销售收入338.17亿元,同比29.77%。

  -------利润增长,亏损下降。全年实现利润总额达21.45亿元,同比增长41.74%;亏损企业147家,亏损金额累计达1.5亿元,同比降低22.28%。

  ------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全年实现人均销售率17.02万元/人,同比增长23.15%;资产总计356.56亿元,同比增长15.97%,资产负债率59.68%,同比下降2.01个百分点。

  -----进出口活跃。全年耐火原材料合计进口16.5万吨,同比增长88.2%,用汇额1.3亿美元,同比增长58.3%。其中耐火原料进口10万吨,同比增长104.3%,用汇额2523万美元,同比增长46.7%;耐材制品进口6.49万吨,同比增长67.7%,用汇额1.1亿美元,同比增长61.1%。同期,全年耐火原材料合计出口449.4万吨,同比增长17.7%,创汇7.54亿美元,同比增长27.1%。其中耐火原料出口366.7万吨,同比增长15.5%,创汇4.12亿美元,同比增长21.1%;耐材制品出口82.7万吨,同比增长28.8%,创汇3.42亿美元,同比增长35.2%。

  陶若璋说,虽然2003年我国耐材工业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但必须看到,当前耐材企业“小、多、散”的落后现状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国有耐材企业逾千家,其中民营企业占绝大多数。在2003年《经济日报》公布的全国1588家大型工业企业排名中,有6家耐材厂入选,其中只有一家国有企业。行业整体素质和水平还不高;自主知识产权观念淡薄,行业自主创新能力较低;低水平重复建设仍制而不止;行业竞争力不强等,都是耐材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由此可见,实现行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速结构调整仍是耐材行业主线。

  一是调整行业产品结构。抓住冶金、建材、有色“十五”技术进步要点,大力发展更长寿、更节能、无污染、功能化的新型耐材。大力发展不定形耐材,尽快提高我国不定形耐材的比重;根据冶金行业发展趋势对耐材产品提出的新要求,组织连铸、高炉长寿及洁净钢连铸用、节能用、有色金属冶炼用优质耐材生产和使用技术经验交流;加强耐材回收再利用的研发工作;积极开发零废料和零排放的耐材清洁生产技术。

  二是调整组织结构。根据“做大做强”的原则,组建耐材行业“航母集群”。积极引导一批优势企业形成拥有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同时根据专业化协作分工原则,引导一批优势中小企业与大企业集团结成集约式经营的、规模经济的利益共同体。协会成立13年来一直致力于这项工作,但举步维艰。

  三是调整行业产业结构。根据耐材消耗逐年减少的总趋势,实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不断提高“非耐比”。目前我国已有一大批耐材企业完成了传统经营格局的“突围”,实现了经济效益持续增长。

  陶若璋强调指出,结构调整需要有行业性法规依据,而这又必须依赖于耐材工业的产业政策,即行业的技术经济政策。我国现有的耐材产业政策已大体过时,对制止重复建设、解决耐材产品“结构性过剩”起不到应有作用。产业政策中对于耐材工艺技术、装备、产品、企业管理制度等内容,应明确提出支持什么、限制什么、淘汰什么,从而促进耐材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这也将是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有力武器。

  实现耐材行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走市场化运作道路,完善市场服务体系也是当务之急。首先要加强行业信息化建设。优势企业要尽快建设自己的企业网站,在生产经营一切活动中广泛采用网络技术,用网络技术武装我国耐材工业。其次年内要加大投入,开展对主要高温技术工业的调研,包括生产技术经济指标状况、重点企业的生产技改动向及其对耐材提出的要求,及时发布耐材市场动态信息,用行业信息引导市场健康发展,引导企业正确决策。

  实现耐材行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还需加强国际合作。随着耐材工业的战略调整,众多的国外耐材企业已经和正在加速向我国转移,耐材制品进出口加速,我国耐材工业处于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时期。作为耐材大国,贸易摩擦难免,特别是在当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极易导致对我国耐材出口进行反倾销诉讼。因此,要加强与国外(境外)耐材行业组织建立联系,及时组织引导涉案企业积极应诉,并尽一切可能争取“庭外和解”,维护行业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谈到耐材行业今后发展趋势,陶若璋作出如下分析。一是随着技术的进步,耐材单位消耗逐年下降,需求总量逐年减少。平均吨钢消耗耐材水平在上世纪50年代为60公斤,现已降到25公斤。其中日本10.2公斤,法国12公斤,独联体35公斤,南美14公斤、北美12公斤,我国总体水平较低,约为33公斤,重点企业达到28公斤,但宝钢曾达到好水平是9.9公斤。这是我国耐材行业应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增加“非耐比”的直接依据。二是行业集团化、生产集中程度逐渐提高。西欧、北美、东亚、日本等地区耐材工业飞速发展,形成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又一次大规模兼并、重组的局面,近百家耐材企业重组为现有的8家大集团,即西欧RHI、美国Cookson、法国Saint Gobain、日本品川、比利时LWB、日本黑崎等,这八家集团的年交易总金额约占交易总金额的51%,其中前3家占到35%。而中国2003年交易总金额为7.5亿美元,仅约占交易总金额的7.2%。由此可见,加速我国耐材“航母集群”构建,减少贸易中间环节,提升行业整体国际竞争力势在必行。三是制造业逐步向第三转移,中国市场被看好。据初步统计,目前我国已有42家耐材合资、独资企业,10个在我国建厂。这些企业产品的特点是技术含量高、品种涉及范围广,已应用于钢铁、建材、原料、节能材料、耐火纤维等领域。可以说,对我国耐材企业构成了极大的挑战。

  陶若璋还指出,我国耐材行业目前存在着产品的回收利用领域尚未开发的问题 。耐材仍为一次性使用,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据悉,一些发达耐材产品的综合利用已达到较高的程度,如日本用后耐材的再生利用率已达到60~90%。另外还有人才流失严重、新型耐材比重偏低、产业结构调整空间小等问题。

  产品的生命在市场。针对耐材大用户焦炉的生产趋势,陶若璋说,目前我国硅砖生产能力为50~60万吨,能配套生产的产能也在45~50万吨,完全能够满足焦炉建设需求,同时部分厂家还在不断扩产硅砖。根据焦炭产量、价格稳中有降的趋势,预计在今年3季度时硅砖生产紧张局面将可能有所缓和,因此硅砖产能不应再扩大。镁炭砖则严重过剩,生产厂家要谨慎。而碱性耐火材料如无铬、低铬耐火砖、适应洁净钢生产用的低碳、无碳、低硅、无硅耐材等市场需求较大,生产企业相对较少,产品技术附加值较高,可扩大生产。陶若璋说,耐材工业就是要紧跟钢铁等高温工业技术发展动向,不断开发适销对路的耐材产品,更好地用户服务。